为全面提升基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,夯实水产品抽检工作基础,近日,市疫控中心结合日常抽检工作组织开展了为期2周的镇街农技人员水产品制样技能专项培训。本次培训覆盖6个镇街30名渔业技术骨干,采用“理论教学 实操演练 塘头指导”培训模式,将标准化制样技术直送生产一线,为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提供技术支撑。
标准引领,夯实技术根基
针对基层抽样工作中存在的制样操作不规范、样本代表性不足等问题,培训严格对标《水产品抽样规范》(GB/T 30891-2014)国家标准,系统讲授样品采集、预处理、保存运输全链条技术规范。技术专家通过“正误对比”教学法,现场演示鱼、虾、龟鳖等不同品种的标准化制样流程,重点解析样本标识、分样比例、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。“通过标准对照,我们实现了从经验抽样到规范操作的转变。”参训学员陈海胜深有感触地说。市疫控中心负责人指出:“规范的制样是精准检测的前提,只有源头数据可靠,才能为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。”
实战练兵,提升技能水平
技术专家通过理论教学、实操演示、即时练习三大模块,重点讲解鱼、虾、龟鳖等主要养殖品种的制样要点,覆盖从鲜活样本到实验室待测样品的全流程操作规范。例如在鱼类制样中,重点指导参训人员如何切割、分样、称重、封装等关键技巧,确保制得的样本既能完整保留鱼肉组织特征,又符合检测标准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要求。参训学员张小玲在培训当天即完成2批次样品的标准化制备,实现“制样—标识—封装—保存”全流程规范化操作。
长效赋能,构建安全防线
这次培训既是技术充电,更是责任动员。市疫控中心将建立“订单式”培训长效机制,对各个镇进行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针对性培训,通过打造“会抽样、懂检测、能预警”监管队伍,持续筑牢水产品质量安全防线,让人民群众的"菜篮子"装得更安心、吃得更放心。
供稿:市疫控中心